找到相关内容1163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禅悟思维刍议

    这里因为逻辑抽象思维与形象直感思维认识来源于感性认识所提供的资料,所谓根尘生识。直觉灵感思维有二位,一是定位,二是散位,散位直觉灵感思维与大脑机能也有关联,定位直觉灵感思维就不一定了,因定力故神识可以...无上的正定的产物。四种思维所反映的事物真理也有层次差别,佛学把真理称谓真实,共分为四种真实:一、世间极成真实,二、道理极成真实,三、烦恼障净智所行真实,四、所知障净智所行真实。世间极成真实属于感性认识...

    胡晓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12946744.html
  • 仰慕太虚大师——记我的学佛历程与太虚大师

    《太虚大师佛学精品》这本书。读之,欢喜雀跃,无法表达!与那位同参软磨硬蹭,硬是把这本书据为己有了。后来,无论是在佛学院读书还是到各方参学,都把它带在身边。  以前,我对佛教的认识,感性多于理性吧。读了太虚大师的文章,我以为我是理性多与感性了。我对佛教的迷茫忽而不见了,对佛法的体解忽的感到又到了一个新的天地。  阅读佛教界的刊物,常常见到“人间佛教”的口号,在佛学院读书时,也与学院法师、同学讨论过...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11848072.html
  • 永远的微笑者—释迦牟尼佛

    觉知  佛法的信仰,不是来自强烈而虔诚的感性信心,而是源于智慧的觉知。众生痛苦的根本来自无明;而佛陀是由于完全觉悟宇宙中痛苦的实相,破除一切的无明而成道的。因此,众生要解脱自在,只有学习佛陀的智慧,来破除无明烦恼才能达到,绝不只是透过单纯感性的信仰就能觉悟的。所以自佛陀在世的时代以来,佛法都是以智慧贯穿的;而一切对佛法与佛陀的信心,也是透过智慧觉知产生体悟之后,所自然产生的信心。  自由平等的彻底...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41048473.html
  • 勾勒中国佛教哲学体系

    评价上,也表现在他对于佛教哲学在中国哲学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的肯定。作者抓住一点:佛学思辨的首先是“人的感性活动”,把它当作一种实践(宗教徒的实践),看到它极大的主观能动作用;自然,作者也没忽视这一“感性活动”的另一层意义,即任何思想都不会只是人们头脑当中的纯粹观念意识,而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这点可见于作者在全书中处处所表达的对于禅宗及天台等哲学具有极大主体性的评价,也见于作者在书中反复强调指出...

    立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4531755417.html
  • 佛教徒身分建构时的困惑

    并且认真的去执行,实际上亦或更能有所成就。   皈依是感性的启发与信徒的发愿   另方面,佛教虽说也有其皈依仪式作为确定一个人之宗教定位的程序,但和其他宗教的洗礼或割礼相比,实际上是非常缺乏神性权威之见证和认可(Sanction),而不那么具感染力、渗透力、约束力的,至多可以是非常感性的启发信徒本身的决心和大愿而已。所以不讲“神性”"的佛教皈依仪式本质上是以信徒为中心的,是对信徒自愿仿效佛陀自求...

    郑庭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62367126.html
  • 禅宗与宋代诗学

    通过“悟”去得到永恒。这正是禅的特色,产生深长隽永的审美趣味。   禅宗的“悟”,包含有感知,但又不等同于感知。禅师在悟道之际,个体生命与世间万物保持着感性直接联系。悟道者非但同外部世间万物保持着感性直接联系,相反地往往通过对生生不息的物质世界的感性联系,来参悟那永恒的、绝对的心灵——宇宙本体(真如佛性)。传为牛头法融所作的《绝观论》上说:“问云:‘何者是心?’答:‘六根所观,并悉是心。’” “六根...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083755870.html
  • 诗悟与禅悟——论禅宗思维方式对中国传统诗学美学的影响

    。事实正是如此,对于诗歌创作而言,诗人不能直接将理智与情感表达出来,也不能只是如实描绘外物的感性形态,而必须将各种表象伫积心中,化为己有,一旦受到外界事物的感发,心中所蕴积者即喷薄而出,将此情此景的...诗学?因为禅悟与诗思在心理机制上有相似点:禅悟是一种感性与理性交融的直观思维方式,诗思也是以感性为表象的理性直观思维方式;禅假悟而传法,诗借悟而成诗。诗学面临的问题和困惑如理性和直觉、感性与理性、瞬间与...

    刘艳芬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04256248.html
  • 唯识论和唯心论的研究和比较

    影子分成第一性和第二性:前者指物质,自然界,和存在,后者指感觉和精神意识。在康德看来,便是笑话。第一性现象,列宁永远无法知道,更说不上“客观现实。”为使康德的思想方法容易了解起见,分感性、知性、理性三部分来分析说明,正像黑格尔的了解他那样。   一、感性。 康德认为构成知识作用的第一因素,便是感性(sensibility)。   无论那类知识,必先有一种知识相应的对象;有了对象后,心便发生感触,这时...

    史道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374669484.html
  • 唯识学中的知识论

    提出了以知识之来源或认识形式来区分知识,康德说:  吾人一切知识始自感官进达悟性而终于理性。[11]  这是康德对知识来源或认识形式综合性的概括。在这里,康德把知识区分为三个层次:  (一)感性;  是指主体自我借助于感觉经验而形成感性直观知识的先天认识能力,也即感性直观形式。[12]  由感性而形成的知识就是感性直观知识。  (二)知性(理智或悟性);  是指主体自我对感性对象进行思维,把特殊的、...

    德澄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9224973552.html
  • 禅宗“即事而真”的哲学、美学意蕴

    无缘,只与意向性有关,存在于主体的意识活动与体验中。但体认“真”又离不开这些媒介——“事”,即我们平常所说的感性对象。因此,“事”与“真”不存在内在的必然联系,不能从“事”逻辑地推导出“真”,它们的关系是超越,如李泽厚所言,禅宗的悟道是“在日常经验中通过飞跃获‘悟’”,是“在感性自身中获得超越,既超越又不离感性”。④  “即事而真”的“真”是对人人本来就具足的佛性——本心的体悟。禅宗认为,只要意识到...

    李守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63948857.html